牡荆叶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解肌既是治疗学术语,也是药物及方剂功 [复制链接]

1#
得了白癜风要怎么治 https://m.39.net/pf/a_6159813.html
作为治法和复方作用的“解肌”一词,最早见于《伤寒论》。《伤寒论》“辨太阳病脉证并治”曰:“桂枝本为解肌,若其人脉浮紧,发热汗不出者,不可与之也。”另见“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”篇:“医谓有大热,解肌而发汗。”而作为中药功效术语的解肌,则首见于《名医别录》。据尚志钧先生所辑《名医别录》载有“解解肌既是治疗学术语,也是药物及方剂功效术语。肌”功效的计有牡荆(根)、辛夷、石膏、麻黄、葛根、贝子、杏核诸条7处。自此以降直至现代,百家本草及其他医药著作,均沿用“解肌”这一术语,而含义则颇不确定。解肌的含义,就字面而论,最直接的解释即剖开肌肉,《内经》即为此用。但后世中医多用其引申义,即解除肌表之邪气或解除邪在肌表所致的证候。关于“解肌”的具体功效特点的理解,考诸古今医家所论,大致有如下两种见解。其一,立足于桂枝汤的功效机理进行诠释,认为解肌系与麻黄汤发汗相对而言,含有不以峻汗而发散表邪之意,是治疗外感初起有汗的方法。如方有执谓:“解者,救护而释散之之谓也,肌,肤肉也。盖风中卫而卫不固,发热汗出而恶风。卫行脉外,肤肉之分也,桂枝救护之,热粥释散之,病之所以解也,故曰本为解肌。”(《伤寒论条辨》)。程应旄曰:“缘邪之初中人也,浅在肌分。而肌之一字,营卫均主。特卫主气,行于肌之经脉外;营主血,行于肌之经脉中。二者夹肌分而行,同谓之曰虚,要从表处分出阴阳表里来。则卫之为阳,为表;营又为阴,为里矣。故邪之中于肌之表分,阴阳不固,是曰中风,法当解之。以其脉浮缓,发热汗自出,皆为虚邪,卫主疏泄,得风而更散故也。邪伤于肌之里分,营阴受闭,是曰伤寒,法当发之。以其脉浮紧发热汗不出,皆为实邪,营主收敛,得寒而更凝故也。”(《伤寒论后条辨》)。尤怡:“解肌者,解散肌表之邪,与麻黄之发汗不同,故唯中风发热,脉浮缓自汗出者为宜。”(《伤寒贯珠集》)。王子接《古方选注》曰:“桂枝汤和方之祖,故列于首,太阳篇云:‘桂枝本为解肌’,明非发汗也。”《中医名词术语选释》称解肌:“是治疗外感初起有汗的方法。”《中医大辞典》(合编本)称解肌:“即解除肌表之邪。是对外感证初起有汗的治法。”《中药名词术语解释》称:“发汗作用不强,能解除肌腠之邪的药物作用,谓之解肌,适用于邪在肌表寒热有汗之证。药如桂枝,葛根等。”另一种意见认为,凡能透散肌表之邪,解除因肌表闭郁而致肌热,无汗或有汗者均可称之为解肌。如《症因脉治》曰:“外感风寒,从毛窍而入,必从毛窍而出,故伤寒发热症,首重发表解肌。”《温病条辨》曰:“温病亦喜汗解,最忌发汗,只许辛凉解肌,辛温不可用,妙在导邪外出,俾营卫气调和,自然得汗,不必强责其汗也。”从具体药物来看,如《证类本草》引陶隐居谓麻黄:“俗用疗伤寒,解肌第一。”缪希雍《本草经疏》曰:“麻黄,轻可去实,故疗伤寒为解肌第一。”《中医常用名词简释》释解肌:“①疏解肌腠的邪恶。邪入阳明肌肉,发生身热不恶寒,目痛、鼻干等症,宜用辛凉发散的药物来解肌。②发汗解表亦称解肌。如陶弘景说:‘麻黄疗伤寒,解肌第一药’。可见发汗与解肌,并无截然可分的界限。”上述古今各家所论,解肌既是治疗学术语,也是药物及方剂功效术语。作为治疗学术语,可指解除邪在肌腠发热有汗或无汗的表证;作为方剂功效术语,则是桂枝汤相对于麻黄汤的发汗功效而言,其发汗作用较弱或无发汗作用;或用作方剂名称如柴葛解肌汤等;作为药物功效术语,则与发汗解表并无截然区别。但各药物自有其特点,是否均可用“解肌”来表述其功效,尚值得讨论。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